很多同学都会想要在清明节到来的时候用自己的方式来迎接节日,比如绘制出一幅属于自己的美观的清明主题手抄报,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了一篇清明节主题手抄报绘画方法教程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、学习一下手抄报的画法。
1、首先在手抄报中间写出“清明”的标题,再画出修饰报头的圆形图案,再画出手抄报右上角的燕子和柳条图案。
2、再画出手抄报右侧的矩形边框,并在边框右下角画出举着青团图案修饰手抄报画面效果。
3、接着画出手抄报左侧的矩形边框,并在边框顶部画出青团图案,再画出手抄报底部修饰的绿植等图案,接着画出顶部挂着的柳条图案。
4、把报头文字涂上蓝色和黄色,再把修饰报头的图案涂上绿色,接着把顶部的柳条涂上绿色、燕子涂上灰色。
5、接着把底部的草坪和绿植涂上绿色,再把右侧的青团涂上青色,接着给人物上色,头发是棕色,一幅是橙色,再把左上角的青团涂上绿色,笼屉涂上棕色,再把酒瓶涂上蓝色。
6、再把手抄报背景涂上蓝色,并把边框线涂上紫色,最后在边框内画上格子线,一幅清明节主题手抄报就画完了。
同学们在绘画玩有关清明主题手抄报之后,还需要在手抄报内填写一些文字,下面小编对一些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享,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一下。
一、清明节的由来
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,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,故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”。
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。西汉时期的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中说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,则清明风至。”“清明风”即清爽明净之风。《岁时百问》则说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。故谓之清明。”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,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,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。
二、清明节的习俗
1、扫墓
扫墓中国历史上,寒食禁火,祭奠先人,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。
2、踏青
踏青清明时节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。
3、插柳
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,民间有折柳、戴柳、插柳的习俗。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,可拿在手中把玩,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,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、屋檐上。
4、放风筝
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。在古人那里,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,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: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。
三、关于清明节的诗句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——杜牧《清明》
素衣莫起风尘叹,犹及清明可到家。——陆游《临安春雨初霁》
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落后清明。——晏殊《破阵子·春景》
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。——黄庭坚《清明》
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——高翥《清明日对酒》
风雨梨花寒食过,几家坟上子孙来?——高启《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》
满眼游丝兼落絮,红杏开时,一霎清明雨。——冯延巳《鹊踏枝·清明》
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——杜牧《清明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