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让同学们在放长假的时候不忘阅读,老师布置了《目送》这本书的阅读计划,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还要制作读书卡,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进去,这样既能锻炼动手能力,又能加深对书本的印象,要是不会做也可以参考下面小编准备的目送读书卡模板。
1、首先在画面上方写上“《目送》”的主题,下方画上孩子和母亲,母亲正目送着孩子远去。
2、画上波浪外边框,在人物脚下画上道路,远处是地平线,左边画上太阳,右边是树苗,接着下方左右两边画叶片和枝条。
3、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,继续在右下方画上栅栏,这样线稿部分就完成了。
4、一起上色吧!边框边缘涂蓝色,太阳涂橙红色,树苗、叶片和枝条涂绿,地面涂棕色,母亲头发涂黑色,衣服涂紫色,孩子头发涂褐色,衣服涂蓝色,包包涂黄。
5、栅栏涂褐色,云朵涂蓝色,书名号涂粉色,文字用红色和黄色涂。
6、最后在内部画上格子线,整理一下画面,目送读书卡就完成了。
我们之所以做目送读书卡,主要是为了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在读书卡里面写上心得体会,也就是读后感,下面也部分资料,可以作为参考。
《目送》读后感一
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
初次读龙应台的文章,是被朋友推荐着,而且那些书目里,也不见这本薄薄的《目送》。只是,临到书店的时候,看到推荐的架子上,密密麻麻全是这本书,一旁的海报里,印着这样的一句感人的话。再看到那个手推着车子,仿佛正渐行渐远的青年母亲,没有犹豫,收进了购物的口袋。
在《目送》这篇短文中,龙应台细细描述了她与儿子之间的细碎深情,也作力刻画了她的父亲与她之间绵密的厚爱。文章仅仅只是选取了几个短暂而平易的场景,但是文辞温婉,含着不尽的深情,将一场父女母子之间的亲情,描绘得那样的温婉动人,又是那样的催人感伤。
《目送》读后感二
读《目送》,会让我又一次地感受到与父母分别时那种撕心裂肺的哀痛,也会想到时隔几年,千里迢迢去看望父母时,二老那欢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唠的话语。
就在去年春节,全家要去苏州看望父母,准备过一个团圆年。但天公不作美,动身出发的夜里下了一场大雪,早晨路上厚厚的积雪让出远门的全家做了难,车票已买好,路又不好走,怎么办?“儿行千里母担忧”,母亲的电话早早就打了过来,天冷路滑,安全第一,就不要来了,以后还有机会。但,想要见父母的念头太强烈了,克服种。种困难,还是踏上了看望父母的路。
等踏进家门,见到父母的一瞬间,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,父母老了,真的显老了,不争气的眼泪夺眶而出,一下子紧紧和父母相拥在一起......
《目送》读后感三
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,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,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。
书以第一篇文章《目送》命名,也以此文最为精彩,文中描写作者目送儿子踏入各种不同的门。儿子的背影,愈来愈高大,但却从来都没有犹豫,没有回头。这种落寞感,使她回忆起当年父亲用廉价的小货车载着她去大学报到。父亲因觉得女儿会嫌弃小货车太穷酸,便在校门口放下她和行李转头就走,留下一团黑烟和背影,多年后慈爱的父亲过世。作者又在细雨中,目送着父亲的灵柩慢慢滑入火葬的妒门,消失在火焰中。
做儿女的要明白,在父母的有生之年,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。